脤字筆順動畫
注音:ㄕㄣˋ
拼音:shèn
筆劃:11
倉頡:BMMV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EDFE
簡體:
筆順:撇、 橫折鉤、 橫、 橫、 橫、 撇、 橫、 橫、 豎提、 撇、 捺
吉凶:
五筆:EDFE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古代王侯祭社稷所用的肉。

詳細釋義
脤 [shèn]
〈名〉
  1. 古代祭社稷用的生肉

    天王使石尚來歸脤。——《谷梁傳·定公十四年》。注:“脤,祭肉也。”

    脤,肉也。——《廣雅》

    成子受脤於社。——《左傳·成公十三年》

    又如:脤膰(祭社稷和宗廟用的肉)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35111311534
四角號碼:71232
UniCode:U+8124
首尾分解查字:月辰
粵語:san4
平水韻:上聲十一軫
康熙字典索引:頁983第25
故訓彙纂索引:1862|1940.4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時忍切【集韻】【韻會】是忍切【正韻】時軫切,音腎。【說文】社肉。本作祳。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玉篇】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皆社稷宗廟之肉也。【博雅】肉也。【左傳·閔二年】梁餘子養曰:帥師者受命於廟,受脤於社。【註】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前漢·五行志】成肅公受脤於社不敬。【註】服虔曰:脤,祭社之肉也。盛以蜃器,故謂之脤。師古曰:,大蛤也。 又生肉曰脤。【穀梁傳·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又貍脤,地名。見【春秋·成十七年】。 又無脤,人名。【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靈公說之。【註】無脤,名也。 【集韻】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