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字筆順動畫
注音:ㄐㄧㄚ
拼音:jiā
筆劃:11
倉頡:HKSR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TLKF
簡體:
筆順:撇、 橫、 點、 撇、 橫、 點、 橫折鉤、 撇、 豎、 橫折、 橫
吉凶:
五筆:TLKF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6
常用字:
基本釋義

見〔胡笳〕

詳細釋義
笳 [jiā]
〈名〉
  1.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似笛。通常稱“胡笳”。胡人卷蘆葉為笳,吹以作樂,后以竹為管,飾以樺皮,上有三孔,兩端加角

    刁斗笳吹。——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笳角(胡笳與號角。系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中樂器);笳鼓(胡笳與胡鼓);笳吟(胡笳吹奏;笳聲縈回)

  2. 古代婦女使用的發簪

  3. (形聲。從竹,加聲。本義:胡笳)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31431453251
四角號碼:88463
UniCode:U+7B33
規範編號:4901
首尾分解查字:加
漢字部件構造:竹力口
粵語:gaa1
閩南語:ka1
平水韻:下平六麻
康熙字典索引:頁881第11
故訓彙纂索引:1669|1747.2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廣韻】笳簫。【史記·樂書】胡笳似觱栗而無孔,後世鹵簿用之,伯陽避入西戎所作,卷蘆葉吹之也。【韻會小補】大胡笳十八拍,號沈家聲。小胡笳十九拍,號祝家聲。 又葉居何切。【夏侯湛·笳賦】南閭兮拊掌,北園兮鳴笳。鳴笳兮協節,分唱兮相和。 【篇海】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