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字筆順動畫
注音:ㄒㄧˋ
拼音:
筆劃:13
倉頡:IFQHK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PYDD
簡體:
筆順:點、 橫撇/橫鉤、 豎、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鉤、 撇、 橫、 撇、 捺
吉凶:
五筆:PYDD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古代春、秋兩季為消除不祥而在水邊舉行的祭祀。

詳細釋義
禊 [xì]
〈名〉
  1. 古代於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的一種祭禮

    武帝禊 霸上還。——《史記》

    又如:禊日(禊事活動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舉行的臨水祓除不詳的祭事)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4524111253134
四角號碼:37284
UniCode:U+798A
規範編號:5599
首尾分解查字:礻契
漢字部件構造:礻豐刀大
粵語:hai6
平水韻:去聲八霽
康熙字典索引:頁844第23
故訓彙纂索引:1608|1686.1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集韻】【正韻】胡計切,音係。祓禊,除惡祭名。【正字通】禊有二,論語:浴乎沂。王羲之蘭亭脩禊事,此春禊也。劉禎·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人胥祓禳,國子水嬉,用七月十四日,此秋禊也。又西京雜記載高祖與戚夫人正月上辰出百子池邊,灌濯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張樂於流水。則漢宮中春亦兩禊也。 又【集韻】訖黠切,音頡。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