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字筆順動畫
注音:ㄈㄟˋ
拼音:fèi
筆劃:13
倉頡:KLMY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UDJD
簡體:
筆順:點、 橫、 撇、 點、 提、 豎、 橫、 橫、 橫、 豎、 橫、 橫、 橫
吉凶:
五筆:UDJD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5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féi ]

古代稱偏癱癥:風~。

[ fèi ]

〔~子〕由於暑天出汗過多,引起汗腺發炎,皮膚表面生出來的小紅疹,很癢。

詳細釋義
痱 [fèi]
〈名〉
  1. 痱子,汗疹 。

    如:痱磊(小腫。亦泛指疹樣小粒塊);痱瘡(痱子。一種夏令常見的皮膚病)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4134121112111
四角號碼:00111
UniCode:U+75F1
規範編號:5538
首尾分解查字:疒非
漢字部件構造:疒非
粵語:fai2
閩南語:pui3
平水韻:上平五微·上聲十賄·去聲五未
康熙字典索引:頁774第33
故訓彙纂索引:1507|1585.5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非切,音肥。【玉篇】風病也。【廣韻】同。【集韻】一曰小腫。【爾雅·釋詁】痱,病也。【前漢·賈誼傳】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且病痱。【註】辟,足病。痱,風病。 又【唐韻】蒲罪切。【集韻】【韻會】部浼切,音琲。又【集韻】簿亥切,音倍。義同。 又【廣韻】扶沸切【集韻】【韻會】父沸切,音。【廣韻】熱瘡。 又【韻會】避也。 又【集韻】妃尾切,音斐。鬼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