疐字筆順動畫
注音:ㄓˋ
拼音:
筆劃:14
倉頡:JBWNO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FPLH
簡體:
筆順:橫、 豎、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撇/橫鉤、 豎、 橫、 撇、 捺
吉凶:
五筆:FPLH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5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dì ]

古通“蒂”,爪果的蒂。

[ zhì ]

古同“躓”:“狼跋其胡,載~其尾。”

詳細釋義
疐 [zhì]
〈動〉
  1. 停滯;阻礙 。

    如:疐跋(困難);疐便(難易)

  2. 絆倒

    又如:跋前疐后(狼前進時會踩著下巴底下垂著的肉,后退又會被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狼跋其胡,載疐其尾。——《詩·豳風·狼跋》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12452512152134
四角號碼:40801
UniCode:U+7590
規範編號:7803
首尾分解查字:十疋
漢字部件構造:十冖田疋
粵語:zi3
平水韻:去聲四寘
康熙字典索引:頁768第02
故訓彙纂索引:1497|1575.1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陟利切【正韻】支義切,音至。頓也。【說文】礙不行也。人欲去而止之也。 又頓也,跲也。【爾雅·釋言】疐,仆也。【詩·豳風】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傳】疐,跲也。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疏】退則跲其尾,謂卻頓而倒於尾上也。 又【廣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與蔕同。【爾雅·釋木】棗李曰疐之。【疏】謂治棗李,皆去其疐。疐者,柢也。【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爲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爲大夫累之,士疐之。【疏】疐謂脫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