璪字筆順動畫
注音:ㄗㄠˇ
拼音:zǎo
筆劃:17
倉頡:MGRRD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GKKS
簡體:
筆順:橫橫豎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橫豎撇捺
吉凶:
五筆:GKKS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古代垂在冕前穿玉的五彩繩子。

2.古代雕刻在玉上或畫在衣裳上的水藻花紋。

詳細釋義
璪 [zǎo]
〈名〉
  1. 古代皇冠前下垂的裝飾,用彩色絲線串玉而成,狀如水藻

    祭之日,王被璪以象天,戴冠,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禮記》

    璪,玉飾如水藻之文。從玉,璪聲。——《說文》

    璪火粉米。——《虞書》。按,此假借為藻。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11212512512511234
四角號碼:16194
UniCode:U+74AA
規範編號:6198
首尾分解查字:王喿
漢字部件構造:王口口口木
粵語:zou2
平水韻:上聲十九皓
康熙字典索引:頁743第03
故訓彙纂索引:1462|1540.11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晧切,音早。雜采絲貫玉爲冕飾。【禮·郊特牲】戴冕璪十有二旒。 又通作藻。【說文】玉飾,如水藻之文。引虞書曰:璪火黺米。◎按書益稷今本作藻。【禮·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註】藻絜而文,衆采如之,故曰藻。 又通作繅。【儀禮·聘禮】啓櫝取圭垂繅。【註】今文繅作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