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字筆順動畫
注音:ㄅㄢ
拼音:bān
筆劃:10
倉頡:MGILG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GYTG
簡體:
筆順:橫、 橫、 豎、 提、 點、 撇、 橫、 橫、 豎、 橫
吉凶:
五筆:GYTG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為了工作或學習等目的而編成的組織:大~。作業~。進修~。

2.調回或調動(軍隊):~師。

3.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晚~兒。值~。日夜三~。

4.軍隊編制的基層單位,隸屬於排。

5.a)用於人群:這~姑娘真有干勁。b)用於定時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你搭下一~飛機走吧。公共汽車每隔四分鐘就有一~。

6.按排定的時間開行的:~車。~機。

7.姓。

8.舊指戲班,也用於劇團的名稱:~規。搭~。三慶~。

詳細釋義
班 [bān]
〈形〉
  1. 定時開行的 。

    如:班機;班車

  2. 通“斑”。雜色,亦指雜色斑點或斑紋

    有婦人出於室者,發班白,衣緇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韓非子·外儲說左》

    紛總總其離合兮,班陸離其上下。——屈原《離騷》

    又如:班衣戲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萊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兒童狀以取悅雙親);班駁(雜色,色彩斑斕)

〈動〉
  1. 分開;離群

    又如:班馬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2. (會意。從玨,從刀。金文,中間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義:分割玉)

  3. 賞賜;分給

    又如:班揚符賞(頒布相應的賞賜);班授(頒發授予);班散(分給);班賜(頒賜;分賞)

    晉侯執 曹伯,班其所取侵地於諸侯也。——《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4.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質的信物,中分為二,各執其一以為信

    班瑞於群后。——《書·舜典》

    又如:班瑞(頒還瑞玉;頒賜祥瑞)

    班,分瑞玉也。——《說文》

  5. 返回

    又如:班軍(回師,撤軍);班旋(猶班師)

    請班師。——《左傳·襄公十年》。注:“還也。”

  6. 排列

    班位於天下。——《韓非子·存韓》

  7. 分布;鋪開

    又如:班賣(攤開出賣);班荊

    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8. 頒布。后作“頒”

    又如:班政(頒布政令);班論(頒布);班布(猶公布)

    周公…制禮樂,班度量,而下大服。——《漢書·翟方進傳》

〈量〉
  1. 用於定時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 。

    如:頭班船;二班車

  2. 用於人群

    又如:一班人馬

    忙出來吩咐雇了兩班腳子。——《儒林外史》

〈名〉
  1.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隊列

    使魯為其班。——《左傳·桓公六年》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見時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臺(古代以司馬、司空、司徒為三臺,故以泛稱朝官之前列顯要者)

    班朝治軍。——《禮記·曲禮》

  2. 職位等次,位次;等級

    徐勉為吏部尚書,定為十八班。——《隋書·百官志》

    又如:班秩(官員的品級);班祿(班位和俸祿);班資(官階和資格)

    班在九人。——《左傳·文公六年》。注:“位也。”

  3. 按照職務或為某種需要而編成的組織 。也指舊時對劇團的稱呼。

    如:班首(班頭;為首的);班本(指戲文本);戲班;文班;武班

  4. 序列;排列等級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廣雅》

    班,次也。——《小爾雅》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補授或提升官職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5. 一天之內按工作時間劃分的段落 。

    如:三班倒;上夜班

  6. 指妓院 。

    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7. 按時在教員指導之下學習同一學科、聽教員講授或進行有指導的討論或演習的一群學生的組織 。

    如:西班牙語班

  8. 現行軍隊的基層單位,在排以下 。

    如:三連六班沖上去!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1121431121
四角號碼:11114
UniCode:U+73ED
規範編號:1774
首尾分解查字:王丿
漢字部件構造:王丨丿王
粵語:baan1
閩南語:pai1,pan1
平水韻:上平十五刪
康熙字典索引:頁731第19
故訓彙纂索引:1450|1528.4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廣韻】布還切【集韻】【韻會】【正韻】逋還切,音頒。【書·堯典】班瑞於羣后。 又【爾雅·釋言】班,賦也。【註】謂布與。【書·洪範】武王旣勝殷,邦諸侯班宗彝。【傳】賦宗廟彝器酒罇賜諸侯。【左傳·襄二十六年】班荊相與食。【註】班,布也。【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晉侯執曹伯,班其所取侵地於諸侯。 又【博雅】班,秩序也。【左傳·文六年】趙孟曰:辰嬴賤班在九人。【註】班,位也。 又【集韻】次也。【左傳·桓六年】諸侯之大夫戍齊,齊人饋之餼,使魯爲其班。【註】班,次也。 又【集韻】別也。【左傳·襄十八年】有班馬之聲。【註】班,別也。夜遁馬不相見,故作離別聲也。 又徧也。【晉語】車班外內,順以訓之。【註】班,徧也。 又【揚子·方言】班,徹列也。北燕曰班,東齊曰徹。【易·屯卦】乗馬班如。【疏】六四應初,故乗馬也。慮二妨已路,故初時班如旋也。【書·大禹謨】班師振旅。 又雜色也。【禮·王制】班白者不提挈。【註】雜色曰班。 又班班,車聲。【後漢·五行志】車班班入河閒。 又姓。【風俗通】楚令尹鬪班之後。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班氏。【註】屬代郡。 又班茅,蟲名。【古今注】藥種有五物,五曰班茅,戎鹽解之。 又【集韻】或作辨。【前漢·王莽傳】辨社諸侯。 又【韻會】通作般。【左傳·成十三年】鄭公子班自訾求入於大宮。【釋文】班,本亦作般。【前漢·郊祀歌】先以雨,般裔裔。【註】先以雨,言神欲行,令雨先驅也。般,讀與班同,布也。裔裔,飛流之貌。 又【韻補】葉連切,音鞭。【何晏·景福殿賦】光明熠爚,文彩璘班,淸風萃而成響,朝日曜而增鮮。 【廣韻】俗作。【正韻】亦作頒朌。考證:〔又姓。【風俗通】楚令尹闕班之後。〕 謹照廣韻所引風俗通,闕班改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