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字筆順動畫
注音:ㄌㄧˊ
拼音:máo
筆劃:15
倉頡:JKMHQ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FITH
簡體:
筆順:橫、 橫、 豎、 撇、 點、 撇、 橫、 撇、 捺、 橫、 撇、 撇、 橫、 橫、 豎
吉凶:
五筆:FITH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máo ]

古同“牦”,牦牛。

[ lí ]

〔~靬(qián)〕中國漢代西域國名。又漢代張掖郡縣名,在今甘肅省永昌縣。

詳細釋義
犛 [lí]
〈名〉
  1. 牦牛 ,產於西藏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112343134133112
四角號碼:58251
UniCode:U+729B
首尾分解查字:未牛
粵語:lei4
平水韻:上平四支·下平三肴
康熙字典索引:頁704第07
故訓彙纂索引:1409|1487.4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莫交切【韻會】【正韻】謨交切,音茅。【說文】本作犛。長髦牛也。從牛,聲。【玉篇】獸如牛而尾長,名曰犛牛。【楚語】巴浦之犀犛兕象。【註】犛,莫交切。【司馬相如·上林賦】旄獏犛。【註】犛,一音茅,或以爲貓牛,毛可爲翿是也。【集韻】或作氂斄髦,通作貓。【廣韻】書作犛。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本作氂。犛牛尾也。或作斄。【楚語·犀犛註】犛,亦作旄。 又【廣韻】里之切【集韻】【韻會】陵之切,音釐。義同。 又【玉篇】牛黑色。【司馬相如·上林賦】獏犛。【註】張揖曰: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班固·西都賦】曳犀犛。 又【集韻】鳴龍切,音氂。羌中牛名。李登說。 又【廣韻】落哀切【集韻】郎才切,音來。【廣韻】關西有長尾牛。【集韻】或作氂。考證:〔【班固·西都賦】頓犀犛。〕 謹照原文頓改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