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字筆順動畫
注音:ㄖㄨˊ
拼音:
筆劃:17
倉頡:EMBB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IFDJ
簡體:
筆順:捺捺橫橫捺折豎捺捺捺捺橫撇豎折豎豎
吉凶:
五筆:IFDJ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沾染:耳~目染。

2.沾濕;沾上:~筆。

3.停留;遲滯。

詳細釋義
濡 [rú]
〈形〉
  1. 通“軟”。柔順

    以濡弱謙下為表。——《莊子·天下》

    羔裘如濡。——《詩·鄭風·羔裘》

    又如:濡忍(柔順,容忍);濡弱(柔弱)

  2. 緩慢的

    云精無永滯,水碧豈慚濡?——南朝 梁· 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3. 濕的

    人涂其體、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韓非子》

〈動〉
  1. 遲緩;滯留

    又如:濡遲(遲滯;緩慢);濡需(茍安一時);濡跡(滯留)

    是何濡滯也。——《孟子》

  2. 沾濕

    春雨露既濡。——《禮記·祭義》

    不濡其翼。——《詩·曹風·候人》

    濡濯棄於坎。——《禮記·喪大記》

    又如:濡墨揮毫(用毛筆蘸墨寫字或作畫);濡筆(沾墨於筆);濡櫛(沾濕梳篦);濡染(沾染);濡縷(沾濕一縷);濡褐(沾濕馬衣);濡溺(沉浸,沉溺);濡濡(濕潤;沉湎);濡渥(濕潤);濡浹(沾潤);濡沫(用唾沫來濕潤);濡沃(滋潤);濡如(雨露潤滋);濡化(滋潤化育);濡澤(沾、潤)

    今客賢濡。——《史記·扁倉傳》

其他
姓名學:姓,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44114524444132522
四角號碼:31127
UniCode:U+6FE1
規範編號:6293
首尾分解查字:氵需
漢字部件構造:氵雨而
粵語:jyu4
上古音:侯部日母,njio
平水韻:上平七虞
康熙字典索引:頁656第08
故訓彙纂索引:1332|1410.3
漢語字典索引:卷3頁1768第03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又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又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又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又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又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又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又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又【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於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又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又【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又【集韻】【正韻】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又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又奴臥切,懦去聲。水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