漦字筆順動畫
注音:ㄔˊ
拼音:chí
筆劃:15
倉頡:JKME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FITI
簡體:
筆順:橫、 橫、 豎、 撇、 點、 撇、 橫、 撇、 點、 橫、 撇、 豎鉤、 橫撇/橫鉤、 撇、 捺
吉凶:
五筆:FITI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魚或龍的)涎沫。

詳細釋義
漦 [chí]
〈名〉
  1. 魚或龍之類的涎沫 。

    如:漦龍(吐涎沫的龍。也稱作惡龍)

  2. 滲流

    漦,順流也。——《說文》

    漦血也。——《漢書·五行志》

    卜請漦而藏之。——《國語·鄭語》。注:“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

  3. 古水名

    漦,水名。——《說文》。 朱駿聲通訓定聲: 陜西乾州武功縣南有古 漦城,疑其地有 漦水。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112343134132534
四角號碼:58292
UniCode:U+6F26
規範編號:7900
首尾分解查字:未水
漢字部件構造:未攵廠水
粵語:lei4
平水韻:上平四支
康熙字典索引:頁646第26
故訓彙纂索引:1307|1385.6
漢語字典索引:卷3頁1711第12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俟甾切,音狋。【說文】順流也。一曰水名。 又【爾雅·釋言】漦盝也。【李巡云】吐沫漦也。 又【集韻】升基切,音?。又充之切,音蚩。又陵之切,音釐。又魚其切,音疑。義同。 又郎才切,音來。地名,在扶風美陽。【史記·樊噲傳】從攻雍漦城。通作斄,又作釐。 又湯來切,音胎。與邰同。 又棧山切,魚龍身濡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