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爛泥,泥沼:泥~。污~。~濘(泥濘)。
2.柔和。
3.〔~爾〕蒙語,湖泊:“羅布~爾”(即“羅布泊”,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姓。
古同“綽”,綽約。
柔和
又如:淖溺(柔軟);淖糜(爛糊粥);淖濘(泥濘)
夫水,淖弱以清。——《管子·水地》
嘉薦普淖。——《儀禮·少牢禮》。注:“和也。”
濕潤
又如:淖澤(濕潤)
淖乎如在於海。——《管子·內業》。
淖,濕也。——《廣雅》
姓
(形聲。從水,卓聲。本義:泥沼;深泥,爛泥)
同本義
又如:淖濘(泥爛滑溜);淖湴(淤泥);淖污(泥水混濁);淖田(爛泥田);淖潦(爛泥積水)
世沉淖而難論兮。——《楚辭·怨世》
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左傳·成公十六年》
和泥曰淖。——《通俗文》
淖,泥也。——《說文》
濯淖污泥之中。——《資治通鑒·漢紀》
天雨淖。——《漢書·韋元成傳》
流體
漆淖水淖,合兩淖則為蹇。——《呂氏春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奴敎切,音鬧。【說文】泥也。【左傳·成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又【字林】濡甚曰淖。【前漢·郊祀志】堅冰淖溺。 又水名。【山海經】西北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名曰三淖。 又姓。【路史】楚淖國先爲淖氏。 又【集韻】直敎切,音棹。和也。【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註】普,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 又尺約切,音綽。與繛綽同。【說文】也。【莊子·逍遙遊】淖約如處子。【註】淖約,柔弱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