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涕:~淚交流。
2.眼淚:痛哭流~。
流淚;哭泣
因笑王、 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 陳高《念奴嬌》
不敢唾涕。——《禮記·內則》
又如:涕欷(流淚嘆息);涕淫淫(淚流不止的樣子);涕洟(涕淚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淚如雨);涕漣(淚流不斷的樣子)
父母唾涕不見。
涕,涕流貌。——《說文》
鼻涕
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皆枯。——《晉書·王褒傳》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淚(鼻涕和眼淚。亦專指眼淚)
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王褒《僮約》
痰
肺中寒,吐濁涕。——《金匱要略》
(形聲。從水,弟聲。先秦時期,“涕”指眼淚,后來出現了“淚”,兩字就同義并用了。本義:眼淚)
同本義
涕零如雨。——《詩·小雅·小明》
悲愁垂涕。——《列子·湯問》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楚辭·離騷》
涕流離而從橫。——司馬相如《長門賦》
德威流涕。——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涕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臨表涕零。——諸葛亮《出師表》
汪然出涕。——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涕泗(眼淚和鼻涕);痛哭流涕
涕,泣也。——《說文》。段注:“泣也二字當作目液也三字。轉寫之誤也。 毛傳皆云:“自目出曰涕。”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說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