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字筆順動畫
注音:ㄋㄧˊ
拼音:
筆劃:8
倉頡:ESP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INXN
簡體:
筆順:點、 點、 提、 橫折、 橫、 撇、 撇、 豎彎鉤
吉凶:
五筆:INXN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nì ]

1.死板;不靈活:拘~。

2.用灰、泥等涂塞:~墻。~爐膛。

[ ní ]

1.像泥的東西:印~。棗~。

2.土和水混合成的東西。

詳細釋義
泥 [ní]
〈形〉
  1. 另見 nì

  2. 軟弱無力

    威夷(獸名),長頸而泥。——《爾雅·釋獸》

〈名〉
  1. 讀“niè”,通“涅”,染黑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2. 一堆搗成或壓成的柔軟的糊狀混合料

    又如:棗泥;土豆泥;蒜泥

    那莊家連忙取半只熟狗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面前。——《水滸傳》

  3. 泥水,稀泥;爛泥

    市南門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賣炭翁》

    胡為乎泥中。——《詩·邶風·式微》

    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震遂泥。——《易·震卦》。虞注:“坤土得雨為泥。”

    又如:泥掌(泥水匠用以抹平墻壁的泥鏝);泥書(泥封的書函);泥頭(指封酒壇口的泥巴);泥緘(古人書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書信);泥章(封泥上所蓋的印章);泥淖(爛泥;淤泥);泥蕩(泥潭。泥坑);泥溝(爛泥淤積的水溝)

  4. (形聲。從水,尼聲。本義:泥水)

  5. 泥土;泥巴

    又如:泥木(土木);泥水(帶泥土的水);泥牛(即土牛);泥岡子(土山岡);泥坂(土坡);泥灰(灰土);泥塵(塵土);泥墩墩(土墩子。比喻呆板無用的人);泥垡頭(泥土塊)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杜甫《無家別》

    致遠恐泥。——《論語》

    誰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厥土惟涂泥。——《書·禹貢》

    泥中死者。——《資治通鑒》

  6. 粘土的泥塑 。

    如:泥馬(用泥塑造的馬形);泥媳婦(泥塑的婦女像);泥像(泥塑佛像);泥龍(泥塑龍像);泥孩(泥塑娃娃);泥佛(泥塑的佛像)

  7. 中國古水名,涇水支流,即今甘肅省慶陽地區的東河及其下流馬連河

    北地郡 郁郅縣, 泥水出北蠻夷中。——《漢書》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蠻中。亦曰 白馬水。一名 東河。——《說文》

  8. 重而稀軟的、泥濘或粘滑的沉淀物 。

    如:泥涂(比喻污濁);汽車房地上的油泥

泥 [nì]
〈動〉
  1. 另見 ní

  2. 拘泥於;拘執,不變通

    總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二刻拍案驚奇》

    又如:泥文(拘泥於文字);泥定(株守;拘執);泥信(拘泥一面,過分相信);泥執(拘泥固執);泥常(拘泥於常規);泥象(拘泥形跡);泥視(謂死板地看問題)

  3. 紅紙泥窗繞畫廊。——花蕊夫人《宮詞》

  4. 軟求,軟纏;纏著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杜甫《冬至》

    翠環仍泥著不肯去。——《老殘游記》

  5. 阻塞,阻滯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論語·子張》

    又如:泥滯(滯留,停留);泥漉(阻塞干涸);泥飲(強留飲酒);江為山所泥

  6. 涂沫

    王以赤石脂泥壁。——《世說新語·汰侈》

    又如:泥坦克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44151335
四角號碼:37112
UniCode:U+6CE5
規範編號:1258
首尾分解查字:氵尼
漢字部件構造:氵尸匕
粵語:nai4
上古音:脂部泥母,nyei
閩南語:ni5
平水韻:上平八齊·上聲八薺·去聲八霽
康熙字典索引:頁617第11
故訓彙纂索引:1246|1324.5
漢語字典索引:卷3頁1595第08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音?。水名。【說文】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 又潏水之別名。【長安志】潏水,今名泥水。 又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泥水。 又水和土也。【書·禹貢】厥土惟塗泥。 又汚也。【易·井卦】井泥不食。 又丘名。【爾雅·釋丘】水潦所止曰泥丘。 又泥中,衞邑也。【詩·邶風】胡爲乎泥中。 又泥陽,縣名。【史記·酈商傳】蘇駔軍於泥陽。【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泥陽縣,王莽更曰泥隂。 又弱也。【爾雅·釋獸】威夷長脊而泥。 又蟲名,出東海,得水則活,失水則如泥。【杜甫詩】先拚一飮醉如泥。 又紫泥,以封璽書者。【西京雜記】中書以武都紫泥爲璽室,加綠綈其上。 又靑泥,水名。【長安志】藍田縣南有靑泥水,魏置靑泥軍。又坊名。【杜甫詩】飯煮靑泥坊底芹。 又蜀人謂糊窻曰泥窻。【花蘂夫人宮詞】紅錦泥窻遶四廊。 又渤泥,佛泥,俱國名。【諸蕃風俗】佛泥國在廣州東南,宋濂有渤泥入貢記。 又【薛俊·日本寄語】星曰付泥,金曰空措泥,銀曰失祿楷泥,船曰浮泥。 又姓。漢犍爲功曹泥和。 又【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禮切,音禰。泥泥,露濃貌。【詩·小雅】蓼彼蕭斯,零露泥泥。 又柔澤貌。【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亦作。 又【廣韻】奴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計切,尼去聲。滯也。【論語】致遠恐泥。 又【集韻】乃定切,音甯。泥母,地名。又亭名。【左傳註】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讀如甯。 又與涅同。【史記·屈原傳】皭然泥而不滓。【註】泥音涅。考證:〔又杇也。【易·井卦】井泥不食。〕 謹按程傳井之不可食以泥汚也。杇改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