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聲哭:暗~。哭~。~不成聲。
2.眼淚:飲~。~下如雨。
眼淚
座中泣下誰最多。——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詩
泣下沾衿。——《漢書·李廣蘇建傳》
因泣下。——清· 張廷玉《明史》
泣下沾襟。——宋· 歐陽修《伶官傳(序)》
泣涕(泣淚。眼淚);飲泣(含忍眼淚,形容極其悲痛)
哭 。
如:泣歧(見歧路有所感傷而哭泣);泣荊(因遺失荊釵而哭泣。比喻留戀舊物,顧念舊情)
同本義
如聞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詩
持其踵為之泣。——《戰國策·趙策》
太監泣別。——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連拜且泣。——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又如:泣勵(哭著激勵);泣詈(邊哭邊罵);泣血捶膺(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泣血(無聲痛哭,淚如血涌);泣別(流淚告別)
(形聲。從水,立聲。本義:無聲或低聲地哭)
【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 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於背兪之脈,則血脈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