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鮮明。
2.蘸;浸濕:~筆為文(用筆蘸著墨寫文章)。
用筆蘸墨 。
如:泚筆(以筆沾墨)
冒汗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頰(汗流臉頰);泚顏(猶汗顏)
其顙有顙。——《孟子》
通“玼”。鮮明的樣子
術假金洞光,景逾瑤臺泚。——宋· 趙汝談《翠蛟亭和鞏栗齋韻》
新臺有泚,河水彌彌。——《詩·邶風·新臺》
同本義 。
又如:清泚(清澈)
泚,清也。——《說文》
(形聲。從水,此聲。本義:清澈的樣子)
【唐韻】千禮切【集韻】【韻會】【正韻】此禮切,音玼。水淸也。 又鮮明貌。【詩·邶風】新臺有泚。 又汗出貌。【孟子】其顙有泚。 又【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此。義同。 又【集韻】蔣氏切,音紫。水名。【山海經】長沙之山,泚水出焉。【水經】泚水,出泚陽東北大胡山。 又【山海經】石者之山,泚水出焉,西流注於河。東始之山,泚水出焉,東北注於海。○按水出泚陽大胡山者,《後漢書·光武紀》作沘水,沘陽。而水經作泚水,泚陽。互見四畫沘字註。 考證:〔【說文】長沙之山,泚水出焉。〕 謹按此二句出山海經不出說文。謹據改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