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字筆順動畫
注音:ㄐㄧˇ
拼音:
筆劃:11
倉頡:QKMR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RDSK
簡體:
筆順:橫、 豎鉤、 提、 橫、 撇、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鉤
吉凶:
五筆:RDSK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拉住;拖住。引申為牽制。

2.通“倚(yǐ)”。支撐。

詳細釋義
掎 [jǐ]
〈動〉
  1. 發射

    機不虛掎。——班固《西都賦》

  2. [從旁或從后]用力拉住,拖住

    掎,偏引也。從手,奇聲。——《說文》

    諸戎掎之。——《左傳·襄公十四年》。疏:“言戾其足也。”

    又如:掎汩(猶牽動);掎拔(提引而出;挺拔);掎鹿(拉著鹿);掎裳連袂(牽裙連袖)

    掎止晏萊焉。——《國語·魯語》。注:“從后曰掎。”

    昔秦失其鹿, 劉季遂而掎之。——《漢書·敘傳》

    躬掎祿曰。——《漢書·息夫躬傳》。注:“從后引之也。”

    伐木掎矣。——《詩·小雅·小弁》

  3. 指摘

    孔子西行不到 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韓愈《古鼓歌》

    又如:掎挈(掎契。指摘);掎奪(指摘擯棄)

  4. 牽制,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動 。

    如:掎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掎掣(牽制);掎挈(牽制)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12113412512
四角號碼:54021
UniCode:U+638E
規範編號:7200
首尾分解查字:扌奇
漢字部件構造:扌大丁口
粵語:gei2
上古音:歌部見母,kiai
平水韻:上聲四紙·去聲四寘
康熙字典索引:頁437第08
故訓彙纂索引:897|0975.7
漢語字典索引:卷3頁1893第04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居綺切【集韻】【韻會】舉綺切,羈上聲。【說文】偏引也。【廣韻】牽一腳也。【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各以其物爲媒而掎之。【註】鳥來下則掎其腳。【魯語】掎止晏萊焉。【註】從後曰掎。【前漢·班固敘傳】秦失其鹿,劉季逐而掎之。【註】掎,偏持其足也。 又發也。【班固·西都賦】機不虛掎。 又【正韻】居里切,音幾。義同。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亦偏引也。 又古音讀若哿。【音學五書】古音居我反,後人誤入四紙韻。【詩·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扡矣。又【正字通】掎,居何切,讀若柯。扡,?何切,古音也。◎按詩釋文掎,寄彼反。又疏云:掎者,倚也,以物掎其巓峰也。音義亦從紙韻。 又【集韻】隱綺切,音倚。掎匜,不正也。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