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字筆順動畫
注音:ㄊㄧˋ
拼音:
筆劃:11
倉頡:PAPH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NJQR
簡體:
筆順:點、 點、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撇
吉凶:
五筆:NJQR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小心:警~。

2.害怕:怵(chù)~。

詳細釋義
惕 [tì]
〈動〉
  1. 憂傷

    抱拙終身,以死誰惕。——柳宗元《乞巧文》

    又如:惕然(憂慮的樣子);惕想(憂思)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憂也。”

  2. (形聲。從心,易聲。本義:害怕,放心不下)

  3. 同本義

    惕,敬也。——《說文》

    夕惕若厲。——《易·乾》。鄭注:“懼也。”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風五十九首》

    無日不惕,豈敢忘職?——《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愧惕慚懼。——唐· 李朝威《柳毅傳》

    豈不使諸侯之心惕惕焉。——《國語·楚語》。注:“懼也。”

    惕,懼也。——《玉篇》

    又如:惕息(憂心戒懼,不敢喘息。形容恐懼到了極點);惕惕(憂心戒懼;憂勞);惕 慮(戒慎謀慮);惕心(心有所懼)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44225113533
四角號碼:96027
UniCode:U+60D5
規範編號:2443
首尾分解查字:忄易
漢字部件構造:忄日勿
粵語:tik1
上古音:錫部透母,thyek
閩南語:thek4
平水韻:入聲十二錫
康熙字典索引:頁390第48
故訓彙纂索引:802|0880.4
漢語字典索引:卷4頁2315第08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惖【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敬也。從心易聲。 又怵惕也。憂也,懼也。 又【爾雅·釋訓】惕惕,愛也。郭註詩云,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又疾也。【吳語】一曰惕。【註】疾也。疾速之疾。 又【說文】或作悐。【前漢·王商傳】無惕悐憂。【集韻】亦作。 又葉汀藥切,音託。【揚子·太經】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溝壑,舄音削。考證:〔【爾雅·釋訓】惕惕,愛也。引詩陳風,心焉惕惕。韓詩以爲悅人,故言愛也。〕 謹按此註文,誤爲經文。謹將引詩陳風四字改郭註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