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字筆順動畫
注音:ㄅㄟˋ
拼音:bèi
筆劃:10
倉頡:PJBD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NFPB
簡體:
筆順:點、 點、 豎、 橫、 豎、 點、 橫撇/橫鉤、 橫撇/橫鉤、 豎鉤、 橫
吉凶:
五筆:NFPB
簡體:
异体字:愂誖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迷惑;糊涂:~晦。

2.違背道理;錯誤:~謬。

3.相反;違反:并行不~。

詳細釋義
悖 [bèi]
〈形〉
  1. 惑亂;糊涂

    足以喻治之所悖。——《荀子·正名》。注:“惑也。”

    先生老悖乎?——《戰國策·楚策》

    又如:悖惘(昏聵了);悖耄(老朽昏庸)

  2. 荒謬;謬誤

    又如:悖妄(荒謬狂妄)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呂氏春秋·察今》

    疏達而不悖。——《淮南子·原道》。注:“謬也。”

    計有一二者難悖也。——《戰國策·秦策》。注:“誤也。”

  3. 背謬,行不通

    守法而弗變則悖。——《呂氏春秋·察今》

〈動〉
  1. 叛亂

    殄熄暴悖,亂賊滅亡。——《史記》

    周成王, 管、 蔡悖亂, 周公東征。——《論衡·恢國篇》

  2. 掩蔽

    山野悖其心跡,煙霧養其神爽。——《上劉右相書》

    上悖日月之明。——《莊子·胠篋》。司馬注:“悖,薄食也。”

  3. (形聲。從心,孛(bèi)聲。本義:違反,違背)

  4. 同本義

    又如:悖言(違逆之言);悖暴(背理兇暴);并行不悖

    故新相反,前后相悖。——《韓非子·定法》

    毋悖於時。——《禮記·月令》。注:“猶逆也。”

    悖其所辭。——《荀子·正名》。注:“違也。”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4421245521
四角號碼:94047
UniCode:U+6096
規範編號:2090
首尾分解查字:忄孛
漢字部件構造:忄十冖子
粵語:bui3
上古音:物部并母,bu?t
閩南語:poe7
平水韻:去聲十一隊·入聲六月
康熙字典索引:頁387第22
故訓彙纂索引:793|0871.4
漢語字典索引:卷4頁2302第15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韻會】【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孛。【說文】亂也。【玉篇】逆也。【周語】是以事行而不悖。【註】步沒切。 又盛貌。【左傳·莊十一年】其興也悖焉。【註】悖,盛貌。一作勃。 又姓。 又【玉篇】【廣韻】【集韻】蒲昧切,音佩。【詩·大雅】覆俾我悖。【註】蒲對反。 又【集韻】【韻會】補昧切,音背。義同。 又【玉篇】【集韻】【韻會】必每切。【博雅】強也。 本作誖,從言。或從心作悖。或從口作哱。籀從二或,作,上下反覆,皆相惑,故爲誖也。梁王以佛有悖音,改悖爲背。嗣後該讀入聲者,多讀去聲矣。 【集韻】悖,亦作。考證:〔【周語】是以行事而不悖。〕 謹照原文行事改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