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字筆順動畫
注音:ㄏㄨ
拼音:
筆劃:8
倉頡:PHP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QRNU
簡體:
筆順:撇、 橫折鉤、 撇、 撇、 點、 斜鉤、 點、 點
吉凶:
五筆:QRNU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忽等於1絲。b)質量或重量,10忽等於1絲。

2.忽而:天氣~冷~熱。油燈被風吹得~明~暗。

3.不注意;不重視:~略。~視。疏~。

4.姓。

詳細釋義
忽 [hū]
〈名〉
  1. 中國古代的長度和重量單位,1忽等於1/1000分,即等於1/3000厘米或1/20000克

〈形〉
  1. 渺茫;遼遠;恍忽

    忽乎吾將行兮。——《楚辭·屈原·涉江》

  2. 急速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開閉);忽焉(快速的樣子);忽溜(轉動的樣子);忽騰騰(快迅奔騰的樣子);忽驟(猶急速)

    忽反顧以游目兮。——《楚辭·離騷》

    其亡也忽焉。——《左傳·莊公十一年》

〈副〉
  1. 忽然;突然

    又如:忽冷忽熱;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兒(突然,忽然);忽流(忽然)

    忽聞客大呼。——明· 魏禧《大鐵椎傳》

    路轉溪頭忽見。——宋· 辛棄疾《西江月》詩

    忽一人大呼。——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忽逢桃花林。——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動〉
  1. 好像 。

    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無)

  2. 同本義

    不可忽也。——《聊齋志異·促織》

    忽於道德。——《漢書·東平思王宇傳》

    奈何而忽。——《漢書·食貨志》

    忽,輕也。——《廣雅·釋詁三》

    忽於小過。——《漢書·王嘉傳》

    忽,忘也。——《說文》

    又如:疏忽;忽忘(忘記);忽易(忽略,忽視);忽睨(傲視);忽怠(輕慢);忽慢(輕慢);忽薄(輕視)

  3. (形聲。從心,勿聲。本義:不重視;忽略)

其他
姓名學:姓,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35334544
四角號碼:27332
UniCode:U+5FFD
規範編號:1197
首尾分解查字:勿心
漢字部件構造:勿心
粵語:fat1
上古音:物部曉母,xu?t
閩南語:hut4
平水韻:入聲六月
康熙字典索引:頁378第34
故訓彙纂索引:775|0853.2
漢語字典索引:卷4頁2274第09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又【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又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 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又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又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又姓。明有忽忠,忽明。 又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又仲忽,人名。【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 亦通作笏。【儀禮·士喪禮】竹笏。【註】今文笏作忽。 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又葉火一切,音翕。【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又葉許月切,音血。【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於遷晷,邁崇朝而倏忽。 【說文】從心勿聲。【長箋】亦書作。◎按今字,皆從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從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