嗺字筆順動畫
注音:ㄗㄨㄟ
拼音:zuī
筆劃:14
倉頡:RUOG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KMWY
簡體:
筆順:豎、 橫折、 橫、 豎、 豎折/豎彎、 豎、 撇、 豎、 點、 橫、 橫、 橫、 豎、 橫
吉凶:
五筆:KMWY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suī ]

1.古代大曲的一解。

2.席間祝辭催飲(酒)。

[ zuī ]

1.口動的樣子。

2.撮口作聲。

3.嗟嘆。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25125232411121
四角號碼:62015
UniCode:U+55FA
首尾分解查字:口崔
粵語:ceoi1
平水韻:上平四支·上聲四紙
康熙字典索引:頁204第22
故訓彙纂索引:380|0458.4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677第02
康熙字典解釋

【玉篇】子雖切【正韻】遵綏切,音追。【玉篇】撮口也。 又【廣韻】素回切【集韻】蘇回切,音毸。【廣韻】嗺送歌。【集韻】或作哸。 又【集韻】促飮也。【王仁裕詩】芳尊每命管絃嗺。【趙勰交趾事蹟】嗺酒逐歌。 又【集韻】祖回切,音摧嗟也。 又一曰嗺頹,口動貌。 又【集韻】祖猥切,音摧。口醜也。○按山部內嶉字,口部內嗺字,筆畫雖同,字形迥別。今諸韻書義音雜出,如此字係口旁加崔,而《正韻》於遵綏切內云山高貌,亦同崔,《廣韻》子於切,《集韻》遵須切內云高貌,又《廣韻》遵誄切內云山狀,應是嶉字,註不宜溷入,諸韻書疑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