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字筆順動畫
注音:ㄒㄧㄠˋ
拼音:xiào
筆劃:11
倉頡:XRLX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KVIJ
簡體:
筆順:豎、 橫折、 橫、 橫折、 橫、 橫、 豎、 撇、 豎、 撇、 點
吉凶:
五筆:KVIJ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人)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打口哨:登高長~。

2.(禽獸)拉長聲音叫:虎~。鳥~。

3.泛指發出長而尖厲的聲音:風~。飛機尖~著飛過頂空。

詳細釋義
嘯 [xiào]
〈動〉
  1. (形聲。從口,肅聲。本義:撮口作聲,打口哨)

  2. 呼召,號召

    招具該備,永嘯呼些。——《楚辭》

    又如:嘯引;嘯召(呼喚;召喚);嘯合(召喚聚集);嘯侶(呼叫同類;召喚同伴);嘯侶命儔(召喚同伴);嘯命(高聲命令)

    嘨者,謂若有所召命,若齊莊撫楹而歌耳。——《匡繆正俗》

  3. 鳥獸等的長聲鳴叫

    乳虎嘯谷。——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鳥嘯;嘯萃(鳴叫而聚集);嘯吼(長聲吼叫);嘯風(呼風);風嘶雨嘯

    虎嘯猿啼。——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4. 同本義

    登東皋以舒嘯。——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倚修木而嘯。——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又如:嘯傲林泉(在幽靜的山林泉水環抱中隱居);嘯吟(長嘯哀嘆);嘯指(以指夾唇吹之作聲)

    若嘯呼狀。——明· 魏學洢《核舟記》

    激於舌端而清謂之嘯。——《封氏聞見記》

    其嘨也歌。——《詩·召南·江有汜》

    不嘨不指。——《禮記·內則》

    嘯,吹聲也。——《說文》

    俯仰嘯歌。——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25151123234
四角號碼:65027
UniCode:U+5578
規範編號:2291
首尾分解查字:口肅
漢字部件構造:口肅
粵語:siu3
平水韻:去聲十八嘯
康熙字典索引:頁196第26
故訓彙纂索引:388|0466.2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647第03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正韻】蘇弔切【集韻】【韻會】先弔切,音熽。【說文】吹聲也。【詩·召南】其嘯也歌。【箋】嘯,蹙口而出聲。又【小雅】嘯歌傷懷。【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拾遺記】前漢,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丈夫嘯聞百里,婦人嘯聞五十里。【世說新語】蘇門山中忽有眞人,阮籍往觀,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後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唒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又【集韻】息六切,音肅。吹氣若歌。【詩·王風】有女仳離,條其歗矣。【釋文】歗,本亦作嘯。 又【集韻】【正韻】尺栗切。與叱同。【禮·內則】不嘯不指。詳前叱字註。唒字從口從酋。嘯字十六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