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吐唾沫表示鄙視:~棄。~罵。~面自干。
2.唾液:~壺。
3.用力吐唾沫:~手可得。
吐 。
如:唾絨(指婦女刺繡時,咬斷線頭所吐出之線絨);唾奇(術士口中吐出奇異的珍寶)
拖長。表示鄙棄不樂的樣子
道士唾著臉,不答應。——《西游記》
吐唾沫
不顧而唾。——《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唾面(往人的臉上吐唾沫);唾背(朝人背影吐唾沫);唾脡(吐唾於肉醬上。謂設謀獨占);唾涕(吐唾沫);唾掌;唾手;唾玉(口吐珠玉。形容工於詩文)
必唾其面。——《戰國策·趙策》
用吐唾沫進行公然侮辱或表示反感或輕蔑 。
如:唾斥(鄙棄斥責);唾視(鄙視,看輕);唾辱(鄙棄羞辱);唾噦(鄙棄;吐唾沫有聲)
(形聲。從口,垂聲。本義:口液,唾沫)同本義
脾為涎,腎為唾。——《素問》
汝身已見唾成珠,汝伯何由發如漆!——唐· 杜甫《醉歌行》
又如:唾腺(唾液腺);唾沫星(口液的細小點子);唾盂(痰盂);唾壺(一種大肚痰盂)
唾,口液也。——《說文》
【唐韻】湯臥切【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毻。【說文】口液也。【禮·曲禮】讓食不唾。又【內則】不敢唾洟。【左傳·僖三十三年】不顧而唾。 【說文】本作。或作涶【廣韻】作涶。涶字作水。考證:〔【左傳·僖二十三年】不顧而唾。〕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