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字筆順動畫
注音:ㄨˊ
拼音:
筆劃:7
倉頡:RMK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KGDU
簡體:
筆順: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捺
吉凶:
五筆:KGDU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於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

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詳細釋義
吳 [wú]
〈形〉
  1. 〈方〉∶大 。

    如:吳魁(大而平的盾);吳榜(大棹,劃船工具。亦指船)

〈動〉
  1. (會意。從口,從矢。矢(zè),象頭的動作。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本義:大聲說話,喧嘩)同本義

    不吳不敖,胡考之休。——《詩·周頌·絲衣》。傳:“吳,嘩也。”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2511134
四角號碼:60804
UniCode:U+5434
規範編號:0718
首尾分解查字:口天
漢字部件構造:口天
粵語:ng4
閩南語:goD5
平水韻:上平七虞
康熙字典索引:頁179第07
故訓彙纂索引:328|0406.4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585第03
康熙字典解釋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吳。【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吳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吳,非。(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荊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又【齊語】西服?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又【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又【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從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又【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於此,虞其志也。 又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