刭字筆順動畫
注音:ㄐㄧㄥˇ
拼音:jǐng
筆劃:7
倉頡:NMLN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CAJH
簡體:
筆順:橫撇/橫鉤、 點、 橫、 豎、 提、 豎、 豎鉤
吉凶:
五筆:CAJH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2
常用字:
基本釋義

用刀割脖子:自~。

詳細釋義
剄 [jǐng]
〈動〉
  1. (形聲。從刀,巠聲。本義:砍頭;割頸)同本義

    果北鄉自剄。

    剄,刑也。——《說文》。段注:“剄,謂斷頭也。”

    是歲,入有自剄死以其頭獻者。——《韓非子·內儲說上》

    句卑布裳,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左傳·定公四年》。 杜預注:“ 司馬已死,剄取其首。”

    北鄉自剄。——《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剄拔(剄殺);剄殺(斬殺)

    剄而獨鹿棄之法。——《荀子·成相》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5412122
四角號碼:12100
UniCode:U+522D
規範編號:3818
首尾分解查字:巠刂
漢字部件構造:ス工刂
粵語:ging2
平水韻:上聲二十四迥·去聲二十五徑
康熙字典索引:頁138第28
故訓彙纂索引:230|0308.3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332第02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古挺切【集韻】【韻會】古頂切,音景。【玉篇】以刀割頸也。【史記·淮南王傳】令從者魏敬剄之。【註】剄謂斷其首。又【集韻】吉定切,景去聲。義同。又【集韻】囊丁切,定去聲。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