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字筆順動畫
注音:ㄌㄧㄤˊ
拼音:liáng
筆劃:10
倉頡:IMYRF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UYIY
簡體:
筆順:點、 提、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鉤、 撇、 點
吉凶:
五筆:UYIY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2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liáng ]

1.溫度低;冷(指天氣時,比“冷”的程度淺):陰~。~水。過了秋分天就~了。

2.冷落;不熱鬧:荒~。蒼~。

3.比喻灰心或失望:聽到這消息,他心里就~了。

4.悲傷;愁苦:凄~。悲~。

5.姓。

[ liàng ]

把熱的東西放一會兒,使溫度降低:粥太燙,~一~再喝。

詳細釋義
涼 [liáng]
〈名〉
  1. 國名 。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在今甘肅省一帶的政權,國號皆稱“涼”。有前涼、后涼、北涼、南涼、西涼等

  2. 通“辌”。辒辌,喪車

    棺載辒涼車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3. 秋季 。

    如:涼天(秋天);涼月(涼蟾。秋月);涼宇(涼秋的天空);涼沙(秋天的飛沙);涼夜(秋夜)

  4. 另見 liàng

〈形〉
  1. 悲愴,內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

    如:悲涼;涼思(凄涼的思緒);見此慘狀,心都涼了

  2. 通“諒”。誠信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詩·大雅·桑柔》

  3. 同本義

    涼州,西方所在寒涼也。——《釋名·釋州國》

    北風其涼。——《詩·邶風·北風》

    北風謂之涼風。——《爾雅·釋天》

    水漿,醴涼。——《周禮·漿人》

    涼風至。——《禮記·月令》

    涼雨時降。——《素問·五常政大論》

  4. 微寒,稍冷

    日初出,滄滄涼涼。——《列子·湯問》。注引《字林》:“涼,微寒。”

    曰燠,曰寒。——《書·洪范》。疏:“燠是熱之始,暑是熱之極;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懷李白》

    又如:冬暖夏涼;涼生生(微涼貌);涼宇(涼秋的天空);涼吹(涼風);涼榻(竹制矮床);涼轎(一種無帷轎);涼衣(涼衫;內衣);涼風(初秋涼爽的西南風。八風之一)

  5. 〈方〉∶痛快;舒服 。

    如:當干部的態度好,人家窮也窮得心涼

  6. 薄;輕微;刻薄

    職涼善背。——《詩·大雅·桑柔》

    虢多涼德。——《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又如:涼德(薄德);涼能(才能微薄);涼菲(才德微薄);涼厚(薄與厚);涼薄(微薄,淺薄);涼駁(淺薄蕪雜)

  7. (形聲。從水,京聲。本義:寒)

  8. 人煙稀少;冷落 。

    如:涼落(衰落);涼涼(寂寞冷落的樣子);涼野(荒寒的曠野);涼聲(悲涼肅殺的聲音)

涼 [liàng]
〈動〉
  1. 另見 liáng

  2. 把東西放在通風處使干燥。今作“晾”。

    如:涼衣服

  3. 信,實。通“諒”

    涼曰不可,覆背善詈。——《詩·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於涼。——《左傳·昭公四年》

  4. 把熱的東西放置一會兒,讓溫度降低 。

    如:把開水涼一涼再喝

  5. 假借為“倞”。輔佐

    涼彼武王。——《詩·大雅·大明》。傳:“佐也。”

    又如:涼貳(副貳。特指太子。涼,輔佐)

  6. 〈方〉∶冷落,撇在一邊 。

    如:別把客人涼在一邊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4141251234
四角號碼:30196
UniCode:U+51C9
規範編號:2040
首尾分解查字:冫京
漢字部件構造:冫亠口小
粵語:loeng4
上古音:陽部來母,liang
閩南語:liang5
平水韻:下平七陽
康熙字典索引:頁132第41
故訓彙纂索引:210|0288.6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299第09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音良。【正韻】涼,通作涼。【韻會】薄寒爲涼。【前漢·五行志】涼,冬殺也。【註】師古曰:涼,薄也。(涼)【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 又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

相似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