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字筆順動畫
注音:ㄍㄨㄛˋ
拼音:guò
筆劃:6
倉頡:YDI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FPI
簡體:
筆順:橫、 豎鉤、 點、 點、 橫折折撇、 捺
吉凶:
五筆:FPI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guō ]

姓。

[ guò ]

1.使經過(某種處理):~羅。~篩子。~濾。~淋。~磅。~秤。~油肉。~~數兒。

2.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廣場。把他送~了橋。

3.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硫酸根(SO5-)。~氧化氫(H2O2)。

4.探望;拜訪:~訪。

5.傳染:這個病~人。

6.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了一遍。

7.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 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來。~去。~河。~橋。~年。~節。日子越來越好~了。

8.從甲方轉移到乙方:~戶。~賬。

9.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一頁。他回~頭看了看。

10.去世:老太太~了好幾天了。

11.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你。一匹馬比得~兩頭驢。

12.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分。~期。~猶不及。樹長得~了房。

13.過失(跟“功”相對):~錯。記~。勇於改~。

[ guo ]

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了。

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北京。我們吃~虧,上~當,有了經驗了。

詳細釋義
過 [guò]
〈動〉
  1. 怪罪,責難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得去,已至軍矣。——《史記·項羽本紀》

    孔子曰:“ 求,無乃爾是過與?(這恐怕應該責備你吧!)”——《論語·季氏》

    又如:不過(不怪罪);過謫(責備;怪罪);過適(怪罪,責難)

  2. [婉詞]∶去世

    又如:過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過的;過輩(去世);過背(去世);過七(人死后每七天舉行一次吊祭儀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斷七)

    陛下雖過世為神,豈假手於苻登而圖臣,忘前征時言邪?——《晉書·苻登載記》

  3. (形聲。從辵(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咼(guā)聲。本義:走過,經過)

  4. 度過;過活

    又如:過陰天兒(休息);過老(度晚年);過日(度日;生活);過遣(打發日子,消磨時光)

    吾家后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清· 林覺民《與妻書》

  5. 超出,勝過

    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聊齋志異·促織》

    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

    又如:過如(超過;勝過);過了漕(過了漕運期限);過情(超過實際);過實(超過實際情況);過絕(超越;超過)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6. 同本義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呂氏春秋·察今》

    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過,度也。——《說文》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過江;過馬路;從這條街上過;從他門前過;路過(途中經過);過翼(經過的飛鳥);過賓(路過的賓客);過處(經過之處);過來過往(來往經過);過陰(到陰間走一趟)

    行過夷門,見侯生。——《史記·魏公子列傳》

  7. 過去(過后)

    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宋· 沈括《夢溪筆談》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三伏已過;雨過天晴;過跡(過去的形跡);過景(過時;不應景);過逝(流逝。很快地過去);過郤(過去)

  8. 渡過

    又如:過索(渡河之繩索);過江(渡過長江)

    野市分獐鬧,官帆過渡遲。——宋· 蘇軾《荊州》

  9. 轉移;過渡

    過錄底稿

    買的房子已付款,只是過戶手續還未辦理好

    又如:過龍(經手遞送賄賂);過處(詞的上下片過渡之處。亦稱“過片”)

  10. 幫助咽下;和著吃 。

    如:過過(過口,改口味);過口(吃食物下酒);過酒(下酒;送酒)

  11. 繼入、贅入或嫁人

    又如:過嗣(過繼);過給(過繼)

    孩兒也,他如今只待過門,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關漢卿《竇娥冤》

  12. 沖刷;漂洗 。

    如:過水(用水漂洗)

  13. 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

    如:過不去(有阻礙,通不過);講不過禮去(於禮儀上行不通);比得過(能勝過他人);我說不過你

  14. 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

    我去過北京

    如:讀過書(曾經讀書,現己不讀書);當過官(過去做過官,現己不為官)

    飯吃過了

  15. [語助]

  16. 給予;遞給

    予亦謂之過。辰州人謂以物予人曰過。——《通雅》

    郵人之過書,門者之傳教也。——《論衡》

    又如:過度

  17. 方言。指母豬生小豬 。

    如:過下來的小豬(生下來的小豬)

  18. 失去 。

    如:過序(失去正常規律順序)

  19. 來訪;前往拜訪;探望

    自迎嬴於眾人廣坐之中,不誼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戰國策·齊策四》

    又如:過臨(光臨;惠臨);過款(過訪);過晤(前往會見)

  20. 交往,相處

    過從甚密

    稍喜過從近,扶筇不駕車。——宋· 黃庭堅《次韻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又如:過逢;過從(互相交往);過會(農家親朋每年定期聚會的日子,或公社每年舉行廟會的節日)

  21. 錯,犯錯誤

    人恒過,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微二人,寡人幾過。——《呂氏春秋·審應覽·具備》

    (趙太后)曰:“君過矣,不若長安石之甚。”——《戰國策·趙策》

  22. 交談 。

    如:過談(往訪交談)

  23. 〈方〉∶ 傳染 。

    如:過病(傳染疾病)

  24. 傳遞

    又如:過盞(敬酒);過嘴(傳話);過語(傳話);過書(傳遞書信);過氣(傳送氣息以交配);過狀(遞交文狀、訴狀)

    他這個人喜歡過嘴,你說話可要注意

  25. 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

    如:吃過(吃完);起過(已經起床完畢)

〈形〉
  1. 過分;;過於;太甚

    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擬之如天,誠不過也。——清· 黃宗羲《原君》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過愛(過分的愛);過余(過分);過頭話(過分的大話)

〈名〉
  1. 無意的犯法或作惡行為;錯誤

    夫過有厚薄,則刑有輕重。——《商君書·開塞》

    出入禁闥,補過拾遺。——《史記·汲黯列傳》

    過,罪愆也。——《說文》

    過則無憚改。——《論語·學而》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戰國策·齊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清· 袁枚《祭妹文》

    刑過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又如:過愆(過失;罪咎);過惡(過錯);勇於改過;知過必改;過行(過失行為);過計(估計錯誤)

  2. 通“禍”(huò)。災殃

    又如:大過(大災大禍)

    八曰誅以馭其過。——《周禮·天官·大宰》

  3. 〈方〉∶緣故 。

    如:離家遠的過(離家遠的緣故);夏天的過(因為夏天的緣故)

〈量〉
  1. 另見 guō

  2. 遍,次 。

    如:過兒(次;遍);一過(一遍);過子(次數;遍)

其他
姓名學:姓,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124454
四角號碼:34300
UniCode:U+8FC7
規範編號:0379
首尾分解查字:辶寸
漢字部件構造:寸辶
粵語:gwo3
上古音:歌部見母,kuai
閩南語:ke3,ko3,koe3
平水韻:下平五歌·去聲二十一個
康熙字典索引:頁1253第28
故訓彙纂索引:2292|2370.2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賈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又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易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於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名。【詩·大雅】溯其過?。 又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考證:〔【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謹照原 書賈誼傳改賈生。又原文無殆字今省。〔【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謹按所引出項羽紀不出高帝紀,謹照原書高帝紀改項羽紀。將軍改大王。〔【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 謹按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今照改。

相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