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線~了。把這一團毛線~開。
古代中國西北少數民族所織的獸毛布。
1.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素絲~之”。
2.所鑲的邊緣:“縞冠素~”。
另見 pí
布帛、絲縷等破壞披散 。
如:紕疏(布帛經緯松散);紕薄(布帛之類絲縷稀疏);紕縵(經緯稀疏的帛);紕纇(布帛等織物稀疏而有毛病。猶言次品);紕軟(稀疏柔軟)
通“妣”。已故的母親
自傷紀考紕。——《金廣延母徐氏紀產碑》
如:紕越(過失,錯誤);紕妄(謬誤虛妄);紕戾(訛錯;不合情理);紕亂(錯亂);紕僻(錯誤)
疏忽;謬誤
五者一物紕繆。——《禮記·大傳》
另見 pī
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
紕以爵韋六寸。——《禮記·雜記》。注:“在旁曰紕。”
素絲紕之。——《詩·鄘風·干旄》
紕,飾也。——《爾雅》
(形聲。從糸,比聲。本義:緣飾;邊緣)同本義
縞冠素紕。——《禮記·玉藻》。注:“邊緣也。”
紕,緣也。——《廣雅》
從糸,比聲。謂氐所制毛布。——《說文》。按,此字本當訓“緣”也。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爾雅·釋言】紕,飾也。【詩·鄘風】素絲紕之。【箋】素絲爲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正韻】毗意切,音避。義同。 又【集韻】賔彌切,音。【正韻】蒲糜切,音皮。緣也。【禮·玉藻】縞冠素紕。【註】緣邊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陴。義同。 又【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批。【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又【玉篇】紕,纇也。 又【廣韻】繒欲壞也。 又【增韻】繒疏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說文】紕,氐人也。 又【集韻】補履切,音比。義同。 又【廣韻】昌里切,音齒。績苧一紕。出《新字林》。 【集韻】或作。考證:〔又【集韻】蒲眠切,音編。〕 謹按編非蒲眠切。今據原文音編改音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