穜字筆順動畫
注音:ㄊㄨㄥˊ
拼音:tóng
筆劃:17
倉頡:HDYTG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TUJF
簡體:
筆順:撇、 橫、 豎、 撇、 點、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 橫
吉凶:
五筆:TUJF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5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tóng ]

1.1.早種晚熟的谷物:“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稑之種,而獻之於王。”

2.2.木棉。

[ zhòng ]

同“種(種)”。

[ zhǒng ]

1.1.古同“種”。

2.2.古同“腫”。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31234414312511211
四角號碼:20915
UniCode:U+7A5C
規範編號:8121
首尾分解查字:禾童
漢字部件構造:禾立里
粵語:tung4
平水韻:上平一東
康熙字典索引:頁860第29
故訓彙纂索引:1639|1717.10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穜稑。詳稑字註。 又【廣韻】直容切【集韻】【韻會】傳容切,音重,亦書作重。【詩·豳風】黍稷重穋。 【正字通】按毛詩重穋,重讀平聲,不借用種穜。自說文以禾從重者爲重穋之重,禾從童者爲蓺種之穜,後人因襲不改,陸德明又從而傅會之。究其義則種爲蓺植,讀若衆。爲穀種,讀若腫。如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種之黃茂。分上去二聲是也。不必泥說文種爲先穜後熟,穜爲蓺也。詳見種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