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
2.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當的行動:鬼~。作~。
指行動詭密,不正當 。
如:鬼鬼祟祟;暗中作作祟
(會意。從示,從出。示,與鬼神有關。表示鬼魅出來作怪。本義:鬼神制造的災禍)同本義
又如:禍祟(災禍);祟書(迷信者認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時作祟,可在書上查出,此書稱為“祟書”);祟惡(指鬼神所作禍害)
寡人不祥,被於宗宙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戰國策·齊策》
【唐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粹。【說文】神禍也。【徐曰】禍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左傳·昭元年】實沈臺駘爲祟。又【哀六年】河爲祟。【前漢·江充傳】祟在巫蠱。【師古註】禍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故從出從示。 又【集韻】雪律切,音卹。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