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淤積:大雨過后,院子里~了一層泥。
2.(血液)不流通:~血。
3.淤積起來的:~泥。~地。
4.液體沸騰溢出:米湯~了一鍋臺。
5.淤積的泥沙;淤泥:河~。溝~。
將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陽武縣民 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戶言。”田沙堿瘠薄,乞淤溉…以助興修。——《宋史·河渠志》
滯塞,不流通
渠成而用溉注填閼之水。——《漢書·溝洫志》。注:“閼,讀與淤同…填閼,謂壅泥也。”
淤,淀滓濁泥也。——《說文》。字亦作“閼”。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積不流); 淤閼(堵塞。水流不通)
又如:淤田(用水將淤泥引入農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形聲。從水,於(yú)聲。本義:水中沉淀的泥沙)
泥沙沖積成的地帶
楚人種麥滿河淤,仰看浮槎棲古木。—— 宋· 蘇軾《河復》
同本義
又如:淤灘(淤泥形成的灘地);引淤肥田
春夏干燥, 少水時也, 故使河流遲, 貯淤而稍淺。 ——《漢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飫。【說文】澱滓濁泥也。【玉篇】水中泥草。【杜篤·論都賦】畎瀆潤淤。 又【揚子·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輔謂之淤。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音於。義同。 又【集韻】或從土作。通作閼。【通鑑】秦鑿涇水爲渠,注塡閼之水。【集覽曰】閼,依據反。或作。通作淤。 又與飫通。【馬融·廣成頌】擺牡班禽,淤賜犒功。【註】淤與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