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字筆順動畫
注音:ㄈㄢˋ
拼音:fàn
筆劃:11
倉頡:DDHNI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SSMY
簡體:
筆順:橫、 豎、 撇、 點、 橫、 豎、 撇、 捺、 撇、 橫折彎鉤/橫斜鉤、 點
吉凶:
五筆:SSMY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4
常用字:
基本釋義

梵語音譯詞。寂靜,高凈。佛教中常常把經籍稱作“梵本”,佛寺稱為“梵剎”等。

詳細釋義
梵 [fàn]
〈形〉
  1. 佛經原用梵文寫成,故凡與佛教有關的事物,皆稱梵 。

    如: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

  2. (形聲。從林,凡聲。本義:梵梵:草木茂盛的樣子)

  3. 梵文為古印度書面語,故對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與中華有別 。

    如:梵本(梵文書寫的佛經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指婆羅門);梵俗(印度風俗)

  4. 梵語Brahmā音譯詞“梵摩”、“婆羅賀摩”、“梵覽摩”之省,意為“清凈”、“寂靜”

    又如:梵心(清凈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凈的法門);梵事(清凈的佛事)

    凈修梵行。——《妙法蓮花經》

  5. 同本義

    梵,即芃之俗體。——清· 鈕樹玉《說文新附考》

〈名〉
  1. 誦經聲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游鐘山四首》

〈動〉
  1. 誦經 。

    如:梵響(梵聲,念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12341234354
四角號碼:44217
UniCode:U+68B5
規範編號:4771
首尾分解查字:林凡
漢字部件構造:木木凡
粵語:faan4
平水韻:去聲三十陷
康熙字典索引:頁531第09
故訓彙纂索引:1106|1184.6
漢語字典索引:卷2頁1210第05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韻會】扶泛切,音帆。【說文】出自西域釋書。【韻會】華言淸淨,正言寂靜。 又【字彙】梵唄,吟聲。 又【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音馮。木得風貌。【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又【唐韻】《漢都鄕正衞彈》梵梵黍稷。借作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