吪字筆順動畫
注音:ㄜˊ
拼音:é
筆劃:7
倉頡:ROP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KWXN
簡體:
筆順:豎、 橫折、 橫、 撇、 豎、 撇、 豎彎鉤
吉凶:
五筆:KWXN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é ]

1.古同“哦”,歌唱。

2.行動:“尚寐無~。”

3.古同“訛”,錯誤。

4.(鸞和鳳凰一類鳥)死:鳳靡鸞~。

5.教化;感化:“周公東征,四國是~。”

[ huā ]

口開。

詳細釋義
吪 [é]
〈動〉
  1. 感化、教化

    周公東征,四國是吪。——《詩·豳風·破斧》

  2. 行動

    如龍如鬼,或寢或吪。——《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碑頌》

    吪,動也。從口,化聲。——《說文》

    尚寐無吪。——《詩·王風·兔爰》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2513235
四角號碼:64010
UniCode:U+542A
首尾分解查字:口化
粵語:ngo4
上古音:歌部疑母,nguai
平水韻:下平五歌
康熙字典索引:頁178第12
故訓彙纂索引:331|0409.1
漢語字典索引:卷1頁0590第05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五禾切【集韻】【韻會】【正韻】吾禾切,音囮。【說文】動也。【詩·王風】尚寐無吪。【傳】吪,動也。【釋文】吪,本亦作訛。又【小雅】或寢或訛。【玉篇】引《詩》作吪。【廣韻】本作訛,亦作譌。【小雅釋文】韓詩作譌。譌,覺也。 又【廣韻】化也。【詩·豳風】周公東征,四國是吪。【傳】吪,化也。【釋文】吪,又作訛。 又【廣韻】謬也。 又【集韻】【韻會】乎瓜切,音譁。口開也。 【集韻】或作,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