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巧,才能:~癢(人擅長某種技藝,一遇機會,急欲表現,好像皮膚發癢不能自忍,亦作“技癢”)。~倆(liāng)。
2.古代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
〔~~〕奔走的樣子,如“鹿斯之奔,惟足~~”。
同“妓”。歌女,舞女
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劉禹錫《蜀先主廟》
伎女樓上,坐而擇食。——《洛陽伽藍記》卷四城西
又如:伎人(女歌舞藝人);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藝人)
(形聲。從人,支聲。本義:黨與,同黨的人)
舊指醫卜歷算之類方術 。
如:伎道(方術);伎數(方伎數術);伎坊(教坊)
通“技”。技藝,本領
案謹募選閱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又如:伎癢(極想施展本領;動心);伎力(技能與勇力)
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顏氏家訓·勉學》
卜者,世之余伎也。——唐· 柳宗元《非國語上·卜》
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法言·君子》
無他伎。——《書·秦誓》
故圣人之處世,不逆有伎能之士。——《淮南子·道應》
才智;才能 。
如:伎藝(技能;才藝);伎曲(以己之才智曲從無道之君)
同本義
伎,與也。——《說文》。段玉裁注:“《舁部》曰:‘與者,黨與也。’此伎之本義也。”
泛指歌舞表演
又如:伎船(以歌舞色相為業的游船);伎樂(古代俳優所奏的音樂);伎伎(形容奔走的樣子)
雜伎,藝以為珩。——張衡《思玄賦》。舊注:“手仗曰伎。”
【集韻】【韻會】巨錡切,音芰。伎巧。【老子·道德經】多人伎巧。 又伎倆。【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揚子·法言】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又】淳於越可謂伎矣。【註】伎,才也。 又【廣韻】巨支切。與跂通,足多指也。又舒貌。【詩·小雅】鹿斯之奔,維足伎伎。【註】宜疾而舒,留其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