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閉關鎖國」的解釋
閉關鎖國(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網路解釋:
  1. 閉關鎖國
    1. 閉關鎖國政策,指閉關自守,不與外界接觸的一種國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義。嚴格限制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國的整體國力及發展落後於西方國家。
    2.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鄭和下西洋(1405-1433)後,實施海禁,並在北方修建明長城,是明朝鎖國的象徵。
    3. 1723年(雍正元年),因與羅馬教廷間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的白熱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准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國內傳教,並限制貿易,被視為鎖國的開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聖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西洋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
    4. 清代實行了「閉關自守」或「閉關鎖國」政策的觀點源於當時試圖向中國推銷其商品(特別是***)的英國商人,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這一觀點,後來這一觀點於1950年代納入了當時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寫入了教科書,並且形成了一個觀點認為「清代閉關鎖國」。從相關政策執行中實際的微觀行為和宏觀效果來看,同樣不是。另外,明清兩代,明朝雖然在明前期至隆慶開關時期近乎全面海禁,但仍在隆慶開關時開放了漳州月港一處口岸。明代禁海時期約佔75%,開海時期約佔25%。在***戰爭前的清代,禁海時期約佔15%,開海時期約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