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ㄧㄩˊ ㄖㄣˊ ㄉㄜ ㄌㄧˋ
成語簡拼:yrdl
成語解釋:趁著雙方爭持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
成語出處: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併禽之。”
成語簡體:渔人得利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受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正音:得,不能讀作“dě”。
成語辨形:漁,不能寫「魚」。
近 義 詞:漁翁得利
成語例子: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成語歇後語:戰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擊燕國,燕王派蘇代去趙國遊說趙王不要戰爭,講述一隻河蚌在岸上夾住一隻鷸鳥的長嘴,雙方爭執不讓,最後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如果燕趙發生戰爭,秦國就像漁翁一樣輕易吞併燕趙。趙王只好放棄戰爭的打算
相關漢字解釋:漁字解釋、 人字解釋、 得字解釋、 利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漁' 的成语:漁人之利、 漁人得利、 漁奪侵牟、 漁海樵山、 漁經獵史、 漁翁之利、 漁翁得利、 漁陽鞞鼓、 漁陽鼙鼓、
第 2 个字是 '人' 的成语:人一己百、 人丁興旺、 人不人,鬼不鬼、 人不可貌相、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不知,鬼不覺、 人不聊生、 人不自安、
第 3 个字是 '得' 的成语:得一望十、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得不償喪、 得不償失、 得不補失、 得不酬失、 得人死力、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得人錢財,與人消災、 得休便休、
第 4 个字是 '利' 的成语:利不虧義、 利令志惛、 利令智惛、 利令智昏、 利傍倚刀、 利出一孔、 利利索索、 利口捷給、 利喙贍辭、 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