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ㄟˊ ㄨㄟˋ ㄐㄧㄨˋ ㄓㄠˋ
成語簡拼:wwjz
成語解釋:指攻擊敵人後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魏、趙:戰國時的國名。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0回:「曹軍劫糧,曹操必然親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虛,可縱兵先擊曹操之寨;操聞之,必速還。此孫臏'圍魏救趙'之計也。”
成語簡體:围魏救赵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受詞、定語;用於軍事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辨形:魏,不能寫「味」。
近 義 詞:聲東擊西
反 義 詞:圍城打援
成語例子:倘用圍魏救趙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英語翻譯: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
成語謎語:孫臏救邯鄲
成語歇後語: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樑,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西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裡?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硬地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樑猛插進去,佔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樑(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於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叁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 圍魏救趙這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相關漢字解釋:圍字解釋、 魏字解釋、 救字解釋、 趙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圍' 的成语:圍城打援、 圍追堵截、 圍魏救趙、 圍點打援、
第 2 个字是 '魏' 的成语:魏大噪、 魏紫姚黃、 魏顆結草、
第 3 个字是 '救' 的成语:救世主、 救世濟民、 救亂除暴、 救亡圖存、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救人須救徹、 救偏補弊、 救命稻草、 救困扶危、
第 4 个字是 '趙' 的成语:趙志以歿、 趙志以沒、 趙志沒地、 趙志而歿、 趙志而沒、 趙探隱索、 趙窮卹匱、 趙貧濟乏、 趙貧貸乏、 趙趙武夫、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