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ㄕˋ ㄘˊ
拼音 shì cí
⒈ 掩飾真相的話;託詞。
英excuse;
⒉ 修飾文辭。
英polish;
飾詞「ㄕˋ ㄘˊ」
掩蓋真實狀況的推託之詞。
造句她常以太忙為飾詞,婉拒不必要的應酬。
飾詞「ㄕˋ ㄘˊ」
⒈ 經過修改美化的文詞。
引漢·王充《論衡·對作》:「故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立真偽之平,非苟調文飾詞,為奇偉之觀也。」
⒉ 假託言詞以掩蓋過失。
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大勢看來,自是如此。但是上頭問下來,這一句話卻難以登答,明明像個飾詞了。」
近遁詞 託詞 託詞
⒈ 藻飾言辭,修辭。
引漢 王充 《論衡·對作》:“立真偽之平,非苟調文飾詞,為奇偉之觀也。”
唐 劉知幾 《史通·言語》:“言之不文,行之不遠,則知飾詞專對,古之所重也。”
宋 彭乘 《續墨客揮犀·射之沒鏃》:“《史記·李廣傳》‘ 廣 夜見石以為虎,射之沒鏃’《漢書》雲‘飲羽’……雖雲精誠所致,恐物理不然,此殆 班氏 之飾詞也。”
⒉ 指華美空洞的詞藻。
引聶紺弩 《我對於小品文的意見》:“一切形式主義者的論調,都是喪失了內容的飾詞。”
⒊ 掩飾真相的話;託詞。
引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三國志·魏志》:“此時 曹氏 代 漢 之勢未成,以支屬不欲擁兵,乃 曄 後來飾詞。”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可不是嗎?這種飾詞,不知要哄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