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不相能詞語解釋 / 積不相能是什麽意思
「積不相能」詞語解釋

注音 ㄐ一 ㄅㄨˋ ㄒ一ㄤ ㄋㄥˊ

拼音 jī bù xiāng néng

詞類成語

⒈  向來就不和睦。

have always been at variance; be always at loggerheads; have never been on good terms;

國語辭典修訂本

積不相能「ㄐ一 ㄅㄨˋ ㄒ一ㄤ ㄋㄥˊ」

⒈  積,久積。能,親善。積不相能指長期來不能和睦相處。

《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君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引證解釋

⒈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 娶於 範宣子,生 懷子。

範鞅 以其亡也,怨 欒氏,故與 欒盈 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
後以“積不相能”指素來不和睦。 《後漢書·吳漢傳》:“﹝ 謝躬 ﹞ 南陽 人,初,其妻知 光武 不平之,常戒 躬 曰:‘君與 劉公 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三·義王》:“孫可望 與 李定國,皆 張獻忠 義子,冒 張 姓……二人以爭權,積不相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蘿公主》:“鄰院 屠氏,與生家積不相能,因其土木大興,隱懷疑忌。”
《庚子事變文學集·庚子事變演義》:“榮祿 此時已與 端王 積不相能,勢不兩立。”

相關漢字解釋

積字解釋不字解釋相字解釋能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