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詞語解釋 / 火葬是什麽意思
「火葬」詞語解釋

注音 ㄏㄨㄛˇ ㄗㄤˋ

拼音 huǒ zàng

詞類動詞

⒈  對死者實行火化、把骨灰裝入容器,然後埋葬或儲存的行動或實踐。

cremation;

英文 to cremate

德語 Feuerbestattung (S)​, Leichenverbrennung (S)​, kremieren (V)​

法語 incinérer

國語辭典簡編本

火葬「ㄏㄨㄛˇ ㄗㄤˋ」

用火焚化死者遺體後,將骨灰置於容器中,再予以埋葬或存放。

造句基於環保及節省空間的原因,火葬的觀念已漸為現代人所接受。

國語辭典修訂本

火葬「ㄏㄨㄛˇ ㄗㄤˋ」

⒈  用火焚化死者遺體後,將骨灰置於容器中,再予以埋葬或存放。

引證解釋

⒈  謂把屍骸投入火中焚燬。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渤海 太守 史良 好一女子,許嫁而不果, 良 怒,殺之,斷其頭而歸,投於灶下,曰:‘當令火葬。’”

⒉  葬法之一。用火焚化死人遺體,將骨灰裝入容器,然後埋葬或儲存。盛行於古 印度,後隨佛教傳入 中國。明 清 時官府禁火葬。

《南史·夷貊傳上·扶南》:“死者有四葬……火葬則焚為灰燼。”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一曰火葬,積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漂散;三曰野葬,棄林飼獸。”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火葬》:“火葬之俗,盛行於 江 南,自 宋 時已有之。”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我死了,你就給我火葬。”

相關漢字解釋

火字解釋葬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