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ㄙㄞˋ ㄨㄥ ㄕ ㄇㄚˇ
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
詞類成語
⒈ 邊塞一老翁丟了一匹馬,人家來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過了些日子,這匹馬竟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見於《淮南子·人間》)。比喻暫時受損卻可能因此受益,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為好事。
英a blessing in disguise;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the old man's loss of horse may be a fortune in disguise;
塞翁失馬「ㄙㄞˋ ㄨㄥ ㄕ ㄇㄚˇ」
比喻禍福時常互轉,不能以一時論定。典出《淮南子.人間》。
造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ㄙㄞˋ ㄨㄥ ㄕ ㄇㄚˇ」
⒈ 古時候邊塞上有個老翁,丟了一匹馬。別人去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不是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這匹馬果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典出也作「北叟失馬」。
引《淮南子·人間》。比喻禍福時常互轉,不能以一時論定。宋·陸游〈賀蔣尚書出知婺州啟〉:「魯人獲麟以為不祥,雖愛憎之叵測;塞翁失馬未必非福,抑倚伏之何常。」《儒林外史·第四〇回》:「蕭雲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卻自己嘆息道:『人說塞翁失馬,未知是福是禍。』」
近因禍得福
⒈ 後因以“塞翁失馬”比喻禍福相倚,壞事變成好事。
引《淮南子·人間訓》:“夫禍福之轉而相生,其變難見也。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 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 胡 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曾慥 《類說》卷十七引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失馬斷蛇》:“曾布 為三司使,論市易被黜, 魯公 有柬別之,曰:‘塞翁失馬,今未足悲; 楚 相斷蛇,後必有福。’”
宋 陸游 《長安道》詩:“士師分鹿真是夢,塞翁失馬猶為福。”
明 吳承恩 《贈郡伯養吾範公如京改秩章詞》:“楚國 亡猿,在事機而叵測;塞翁失馬,佔福澤之未來。”
清 趙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貽》詩:“塞翁失馬何足惜,先生奇遭在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