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ㄐ一ㄣˋ ㄖㄨㄛˋ ㄏㄢˊ ㄔㄢˊ
拼音 jìn ruò hán chán
詞類動詞
⒈ 冬天的蟬,一聲不響。現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
例提出反對條件的,轉眼就掉過頭去,嘌若寒蟬。——魯迅《兩地書》
英silent as the cicad in winter;
相似詞
仗馬寒蟬 噤口不言 默默無言 默默無聲 沉默寡言 守口如瓶 張口結舌 默不作聲 緘口不言 理屈詞窮 緘口結舌
相反詞
口若懸河 誇誇其談 直言不諱 滔滔不絕 各抒己見 百家爭鳴 侃侃而談 口如懸河 議論紛紛 暢所欲言
英文 to keep quiet out of fear (idiom)
法語 (expr. idiom.) garder le silence par peur
噤若寒蟬「ㄐㄧㄣˋ ㄖㄨㄛˋ ㄏㄢˊ ㄔㄢˊ」
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以為蟬因天寒而不能發聲,故以噤若寒蟬比喻人受到威嚇後,不敢作聲。語本《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傳.杜密傳》。
造句自從被上司訓斥之後,他便噤若寒蟬,再也不敢隨便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噤若寒蟬「ㄐ一ㄣˋ ㄖㄨㄛˋ ㄏㄢˊ ㄔㄢˊ」
⒈ 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引語本《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例如:「自從被上司數落之後,他便噤若寒蟬,再也不敢發表意見了。」
反滔滔不絕 口若懸河 侃侃而談 直言不諱
⒈ 形容不敢說話。亦泛指默不作聲。蟬到秋深天寒即不再叫,故以為喻。
引語本《後漢書·杜密傳》:“劉勝 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清 嬴宗 季女 《六月霜》:“而吾鄉士夫,顧噤若寒蟬,僕竊深以為恥。”
鄒韜奮 《萍蹤寄語》二一:“這個報對 中國 的態度也很壞,遇著 中國 出了什麼壞事,便張大其詞;偶遇 中國 有了好事,便噤若寒蟬。”
羅廣斌 楊益言 《紅巖》第六章:“照他原來的設想,這種雷厲風行的手段,也許可以收到效果,使工人在暴力下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