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頷”。
【唐韻】胡感切【集韻】【韻會】【正韻】戸感切,音菡。【說文】面黃也。【屈原·離騷】長顑頷亦何傷。【註】顑頷,不飽貌。 又顋頷。【釋名】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前漢·班超傳】虎頭燕頷。【莊子·說劒篇】驪龍頷下。又【揚子·方言】頷,頤頷也。南楚謂之頷。 又【正韻】五感切,音顉。低頭。【左傳·襄二十六年】衞侯入逆於門者,頷之而已。【註】頷,搖其頭。 又【五音集韻】胡男切,音含。亦面黃也。考證:〔【逸雅】頷,含也。〕 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