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對(常與“不”字連用,指過失或謬誤): 冒天下之大不~。
(形聲。從是,韋聲。本義:是;對)
善
京室密清,罔有不韙。——《文選·東京賦》
美好
故開元、 天寶間,播兄弟七人皆擢進士第,衣冠光韙。——《新唐書》
同本義
犯五不韙。——《左傳·隱公十一年》
君子韙之。——《左傳·昭公二十年》
又如:冒天下大不韙(這里的“不韙”是“罪”,“反國家罪”的意思)
韙,是也。——《說文》
人韙其言。——《明史》
【唐韻】於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說文】是也。從是,韋聲。【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前漢·敘傳】昭韙見戒。【註】張晏曰: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後漢·荀爽傳】五韙咸備。 【集韻】通作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