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字筆順動畫
注音:ㄐㄧˋ
拼音:
筆劃:9
倉頡:YYLC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YOPI
簡體:
筆順:點、 橫、 撇、 豎鉤、 撇、 點、 點、 橫折折撇、 捺
吉凶:
五筆:YOPI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1.留下的印子;痕跡:足~。血~。筆~。蹤~。

2.形跡:~近違抗(行動近乎違背、抗拒上級指示)。

3.前人遺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陳~。事~。史~。

詳細釋義
跡 [jì]
〈動〉
  1. 遵循 。

    如:跡附(追隨)

  2. 追蹤;追尋

    又如:跡察(尋跡察訪);跡盜(跟蹤查捕盜賊);跡訪(尋訪)

    邏者見之,知非其國人也,跡其所憩執之。——岳珂《桯史》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多用男性
筆順編號:413234454
四角號碼:30303
UniCode:U+8FF9
規範編號:1623
首尾分解查字:辶亦
漢字部件構造:亦辶
粵語:zik1
閩南語:chek4,chiah4,jiah4
康熙字典索引:頁1255第26
故訓彙纂索引:2218|2296.2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跡於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跡。【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跡。 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跡。【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跡。【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跡。 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跡。【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跡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跡。【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跡。【前漢·平當傳】深跡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蹤跡。 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跡。【淮南子·說山訓】循跡者,非能生跡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跡者。 又循實而考之亦曰跡。【前漢·功臣表】跡漢功臣。又【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跡得失也。 又風跡,風化之跡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跡。 又跡射,尋跡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跡射士千人。 又跡人,官名。【周禮·地官·跡人註】跡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又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又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又葉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跡。 【集韻】或作、。考證:〔【前漢·平當傳】深跡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循其蹤跡。〕 謹照原註循改求。〔【後漢·西域傳】漢有跡射。〕 謹按後漢西域傳無此語,查係王尊傳,今改前漢王尊傳將跡射士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