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身;親自:~逢。反~自問。~行實踐。
2.彎下(身子):~身下拜。
自身;自己
已躬命之。——《儀禮·士昏禮記》。注:“猶親也。”
靜言思之,躬自悼之。——《詩·衛風·氓》
百官之非,宜由聯躬。——《史記·教本紀》
又如:躬自(自己);躬化(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別人);反躬自問
王若行之,將妨於國家,靡王躬身。——《國語·越語下》
親身;親自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諸葛亮《出師表》
史公治兵,往來 相城,必躬 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唐· 王勃《滕王閣序》
又如:躬耕樂道(親自耕種,樂守圣賢之道);躬身(親身,自身);躬稼(親身從事農事);躬卒(親自率領;親身實行)
稍微向前彎身,以表尊敬
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謂其本?”——《管子·霸形》
又如:躬身下拜;躬斂(屈身斂衽。古代婦女行禮時的動作);躬身(俯屈身體,以示恭敬)
本身具有 。
如:躬上將之姿(本身具有上將的風姿)
同本義
躬,身也。——《說文》
又如:躬體(身體);躬先士卒(身先士卒);躬擐(身穿。擐:穿)
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考工記·玉人》。按,琢為人形,信直躳曲。
吾黨有直躬者。——《論語》。孔注:“直身而行。”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百姓愁苦,靡所錯躬(指安身)。——《漢書·元帝紀》
我鞠躬不敢息。——馬中錫《中山狼傳》
躬腠胝無胈。——《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體也。”
生命
見南郢之流風兮,殞余躬於 沅、 湘。—— 漢· 劉向《九嘆·遠游》
通“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
歌終,顧而流涕,張躬而舞。——《晏子春秋·內篇諫下》
倍中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謂侯之上下幅布也。——《儀禮·鄉射禮記》
又如:長躬(衣服的中間部分較長)
(形聲。從身,弓聲。從“身”的字多與身體有關。本義:整個身體)
通“窮”(qióng)。困苦危難
潞子之為善也躬,足以亡爾。——《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躬為匹夫而不愿富,貴為諸侯而無財。——《大戴禮·哀公問五義篇》
【唐韻】居崇切【集韻】【韻會】居雄切,音弓。【說文】躳或從弓,身也。【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又【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疏】躬,猶身也。【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詩·邶風】我躬不閱。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註】以人形爲瑑飾。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韻補】葉姑弘切【易·震卦】不於其躬,於其鄰。【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又葉俱王切。【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考證:〔【班固·東都賦】登靈臺乎考休徵。〕 謹照原文臺下省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