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揭起(衣服、帳子等)。
散開
自非煙褰雨霽,不辨此遠山矣。——《水經注》
撩起[衣服等]
攬轡褰帷。——清· 周容《芋老人傳》
暑無褰裳。——《禮記·曲禮上》
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后漢書·崔骃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詩·鄭風·褰裳》
褰,褰衣。——《廣韻》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遠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形聲。從衣,寒省聲。本義:套褲)同本義
征褰與襦。——《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振養矜寡,衣之褰襦。——王安石《潭州新學并序》
褰,绔也。——《說文》
【唐韻】去乾切【集韻】【韻會】丘虔切,音愆。【說文】袴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徵褰與襦。 又搴也。【詩·鄭風】子惠思我,褰裳涉溱。【禮·曲禮】暑毋褰裳。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襞襀褰縐。【註】褰,縮也。 又【類篇】紀偃切,音湕。九件切,音蹇。義同。 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