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字筆順動畫
注音:ㄅㄧˋ
拼音:
筆劃:13
倉頡:LHHJ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PURF
簡體:
筆順:點、 橫撇/橫鉤、 豎、 撇、 點、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 豎
吉凶:
五筆:PURF
簡體:
异体字:禆朇
部首筆劃:5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bì ]

益處:~益。無~於事(對事情沒有益處)。

[ pí ]

輔佐的;副:偏~。~將。

詳細釋義
裨 [bì]
〈動〉
  1. 另見 pí

  2. 彌補;補助

    又如:裨正(裨補匡正);裨益(補益;益處)

    裨,接益也。——《說文》

    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諸葛亮《出師表》

    裨輔先君、裨諸侯之闕。——《國語·晉語》。注:“補也。”

    若以同裨同。——《國語·鄭語》。注:“益也。”

裨 [pí]
〈形〉
  1. 引申為小

    於是有裨海王不之。——《史記·孟荀傳》

    又如:裨王(漢時稱匈奴的小王);裨海(小海);裨販(小販)

    得右賢裨王十余人。——《漢書·衛青傳》

  2. 副佐

    豫州授以裨師。——《文選·為袁紹檄》

    又如:裨師(一部分軍隊。即偏師);裨附(裨輔。輔佐);裨贊(輔助);裨屬(佐屬);裨將軍(副將軍)

  3. 另見 bì

〈名〉
  1. (形聲。從衣,卑聲。本義: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種次等禮服)同本義

    又如:裨衣(古代帝王所穿的次等禮服;又諸侯的禮服也叫裨衣);裨冕(著裨衣,戴冕。古代諸侯卿大夫朝覲或祭祀時所穿冕服的通稱。與袞冕或上一等冕服相對而言)

    裨,衣別也。——《說文》

    裨冕以朝。——《禮記·玉藻》

    裨冕鴵搢笏。——《禮記·樂記》。注:“衣袞之屬也。”

    侯氏裨冕。——《儀禮·覲禮》。注:“天子六服,大裘為上,其余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諸侯亦服焉。”

其他
姓名學:
筆順編號:4523432511312
四角號碼:36240
UniCode:U+88E8
規範編號:5596
首尾分解查字:衤卑
漢字部件構造:衤白丿十
粵語:bei1
閩南語:pi1
平水韻:上平四支
康熙字典索引:頁1118第18
故訓彙纂索引:2069|2147.1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說文】接益也。【徐曰】若衣之接益也。 又【韻會】與也,附也。 又【廣韻】補也。【晉語】所以紀綱齊國,裨輔先君而成霸者也。 又【廣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音。【正韻】裨冕。【禮·玉藻】諸侯端以祭,裨冕以朝。【荀子·富國篇】大夫裨冕。【楊倞註】天子六服,大裘爲上,其餘爲裨。裨之爲言也。 又裨襦。【博雅】作襦,謂之裨襦。 又輔也。【前漢·項籍傳】梁爲會稽將,籍爲裨將。【註】裨,相輔助也。 又小也。【史記·衞靑傳】得右賢裨王十餘人。【註】裨王,小王也。又【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有裨海環之。【註】裨海,小海也。 又邑名。【左傳·文十六年】裨鯈魚人實逐之。【註】裨,庸邑。 又姓。【通志·氏族略】鄭大夫裨諶、裨竈。又【姓苑】今宣州有裨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