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字筆順動畫
注音:ㄓˋ
拼音:zhī
筆劃:8
倉頡:VMRC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XKWY
簡體:
筆順:撇折、 撇折、 提、 豎、 橫折、 橫、 撇、 點
吉凶:
五筆:XKWY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3
常用字:
基本釋義
[ zhì ]

古同“幟”,旗幟。

[ zhī ]

1.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錦。~文(即“織錦”)。~貝(織成貝文的錦)。

2.引申為構成:羅~罪名。

3.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布。編~。~女(a.織布、織綢的女子;b.指織女星)。棉~物。

詳細釋義
織 [zhī]
〈名〉
  1. 布帛,織布機上的絲

    織生自蠶繭。——《后漢書·列女傳》

  2. 另見 zhì

  3. 今若斷斯織。

    何異斷斯織。

  4. 掌管制作布帛的官屬 。

    如:織坊(紡織之所。即織室);織室(官署名。“漢代”掌管織造皇室絲帛的官府)

〈動〉
  1. (形聲。從糸(mì),埴(zhí)聲。從“糸”,與絲織品有關。本義:織布,制作布帛的總稱)

  2. 搜羅;收集

    要什么東西?順便織來孝敬。——《紅樓夢》

  3. 同本義

    厥篚織貝。——《書·禹貢》。傳:“細紵。”

    又如:織紙(紡織縫紝);織紝(泛指織布。織是織布帛,紝是用以織布帛的絲線,也指織布帛的工人);織造(織作綢、布、呢絨等之總稱);織花(用各種紗線、絲縷在織機上織成帶有花紋的紡織品);織帛(織作絲織品)

    一女不織。——漢·賈誼《論積貯疏》

    婦人不織。——《韓非子·五蠹》

    文織良貨賄之物。——《周禮·玉府》。注:“文織畫及繡錦。”

    織,作布帛之總名也。——《說文》

    士不衣織。——《禮記·玉藻》。注:“染絲織之。”

    治絲曰織。織,繪也。——《爾雅》

    木蘭當戶織。——《樂府詩集·木蘭詩》

    織紡井臼。——清· 周容《芋老人傳》

  4. 編制,組成

    下展禽,置 六關,妾織蒲,三不仁。——《孔子家語》

    又如:織毛衣;織皮(獸毛織成的毛布或毛衣);織金(交錯金絲);織羅(虛構情由,網羅入罪,以誣諂無辜的人;編織羅網)

織 [zhì]
〈名〉
  1. 另見 zhī

  2. 通“幟”。旗幟

    旗織加其上。——《漢書·食貨志下》

    織文鳥章。——《詩·小雅·六月》

    望見單於城上立五采幡織。——《漢書·陳湯傳》。顏師古云:“織,讀曰幟。”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55125134
四角號碼:26180
UniCode:U+7EC7
規範編號:1342
首尾分解查字:纟只
漢字部件構造:纟口八
粵語:zik1
上古音:職部照三母,tji?k
閩南語:chit4
平水韻:去聲四寘·入聲十三職
康熙字典索引:頁944第25
故訓彙纂索引:1778|1856.2
康熙字典解釋

〔古文〕綕【廣韻】之翼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職。【說文】作布帛之總名。【小爾雅】治絲曰織。織,繒也。【廣韻】組織。【書·禹貢】厥篚織文。【傳】織文,錦綺之屬。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利切,音志。【正韻】支義切,音寘。【禮·玉藻】士不衣織。【註】織,染絲織之,士衣染繒也。 又【集韻】昌志切,音熾。幟或作織。【詩·小雅】織文鳥章。【箋】織,幑也。【疏】幟與織,字雖異,音實同也。【前漢·食貨志】旗織加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類篇】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