簦字筆順動畫
注音:ㄉㄥ
拼音:dēng
筆劃:18
倉頡:HNOT
部首:
五行:
吉凶:
五筆:TWGU
簡體:
筆順:撇橫捺撇橫捺折捺撇撇捺橫豎折橫捺撇橫
吉凶:
五筆:TWGU
簡體:
异体字:
部首筆劃:6
常用字:
基本釋義

古代有柄 的笠。類似雨傘。

詳細釋義
簦 [dēng]
〈名〉
  1. 器名

    [罕拔]后乏鹽,求於 瑞體, 瑞體饋海鹽五千簦。—— 清·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2. 古代有柄的笠,類似現在的傘

    簦,笠蓋也。從竹,登聲。——《說文》。今之省雨傘也。

    [夫差]遵 汶伐 博,簦笠相望於 艾陵。——《國語·吳語》

其他
姓名學:非姓氏
筆順編號:314314543341251431
四角號碼:88108
UniCode:U+7C26
首尾分解查字:登
粵語:dang1
平水韻:下平十蒸
康熙字典索引:頁899第25
故訓彙纂索引:1693|1771.8
康熙字典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說文】笠蓋也。【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註】簦,長柄笠。【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又【篇海】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