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災難;不幸的事或情況。與“福”相對:災~。闖~。
2.損害:~國殃民。
遭難;受害
劉恭見 赤眉眾亂,知其必敗,自恐兄弟俱禍。——《后漢書》
作禍;加害
又如:禍國(加害於國);禍國殃民;禍世(危害社會);禍計(惡計);禍人(害人)
子木有禍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傳·昭公元年》
〔古文〕旤【唐韻】【正韻】胡果切【集韻】戸果切【韻會】合果切,和上聲。【說文】害也,神不福也。【釋名】毀也,言毀滅也。【增韻】殃也,災也。【詩·小雅】二人從行,誰爲此禍。【禮·表記】君子愼以避禍。 又作旤。【前漢·五行志】六畜謂之旤,言其著也。 又作祻。【晉書·文帝紀】同發機。 又葉後五切,戸上聲。【馮衍·顯志賦】昔三后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野,音豎。 又葉紙韻,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里徙。 又葉支韻,許規切。【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距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義葉宜。